https://jiaoshi.huatu.com 2024-01-22 14:49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三)深入學習
1.再次聆聽,提問學生“歌曲在旋律上用了什么寫作手法?”并討論,教師進行總結。
①旋律發(fā)展簡單規(guī)整,一段體結構。
②蕭友梅先生的求學經歷,歌曲創(chuàng)作的主要風格是古典主義,歌曲主要在和聲功能上運用Ⅰ級和Ⅴ級。
③音樂伴奏上大多運用柱式和弦,準確表達歌曲無限慨嘆的情感。
2.分段欣賞歌詞,理解歌詞所描繪的內容和表達的情感。
①有感情地朗誦歌詞,并提問學生,并總結歌詞可以分為兩段。
②小組討論每段歌詞內容:第一段在歌詞上我們可以看出講的是祖國山河的垂危,唱出了對當時內憂外患、國家沉淪的憂慮感慨之情,特別是當中歌詞“垂、垂、垂、垂”部分,更能體現作者當時的思想情感;第二段歌詞的內容更加體現的是對世事變遷的無限感嘆,更是運用設問句,“你知道你是誰?”是在告誡人們不要忘了自己是一個有血性的中國人;“你知道年華如水,是在提醒人們莫要使光陰虛度”你知道今日的江山,有多少凄惶的淚”,是在啟示人們在山河破碎、國難當頭的關頭,應勇敢地站起,承負起天下興亡的責任來。歌曲最后出現的沉吟似的尾聲,耐人尋味,增強了歌曲的藝術感。
③整體演唱歌曲,深入理解歌曲情感及創(chuàng)作手法。
(四)拓展欣賞——對比《五四紀念愛國歌》
1.講解蕭友梅先生的創(chuàng)作領域,并欣賞群眾歌曲《五四紀念愛國歌》。
2.提問學生“歌曲情感和內容與《問》有什么不同?”,教師總結,主要是所寫歌曲背景不同,《五四紀念愛國歌》是五四運動時所創(chuàng)作歌曲,歌曲的內容及情緒更加激昂,也富有群眾性。
3.教師總結兩首歌曲鑒賞分析方法。
(五)小結作業(yè)
1.學生自主進行總結“這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
2.布置作業(yè)。
五、板書設計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上一篇: 教師招聘小學語文《秋天的圖畫》教案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