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學是湖北省最早的省級示范學校之一。學校創(chuàng)辦于1910年,始名“宜昌府中學堂”,1954年改名為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學,其間九易其名,6次搬遷。2011年,學校占地80余畝,有43個教學班,師生近3000人?! ?998年被省、市政府評為“省示范學校”、“市名牌學校”。1996、1998、2005年三次被省委、省政府評為省級文明單位稱號,2007年被評為省最佳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005年8月整體搬遷,新校區(qū)占地319.2畝,建筑面積51653平方米,學校已建成4棟教學樓、1棟餐飲樓、6棟學生宿舍,共34個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學校建有16個高標準理化生實驗室、3個多功能報告廳、3個網絡教室,音樂、美術、舞蹈教室配置齊全,科技展覽廳、學校榮譽室設計美觀。建有多媒體圖書查閱系統(tǒng),教師閱覽室,學生閱覽室。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學是一所現代化的全員寄宿制省級重點高中、省級示范學校。學校占地面積9萬余平方米,校園建筑面積4萬余平方米,教工宿舍1.7萬余平方米。學校依地勢而建,自然分布成四個平臺(教學區(qū)、運動區(qū)、生活區(qū)和百草園),布局合理,層次分明,環(huán)境優(yōu)美,教學設備先進,生活設施齊全,是莘莘學子求學的理想之地。現有45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800余人,現有教職工198人,其中專任教師169人,研究生學歷教師12人,本科以上學歷達97%?! W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市管以上優(yōu)秀專家2人,正高職高級教師4人,市學科帶頭人11人,高級職稱教師59人,中級以上職稱教師超過80%;國家級學會理事、會員25人,省級以上學會理事、會員51人,市級以上學會理事、會員83人;2009年-2012年以來,該校教師在省級以上刊物發(fā)表或在省級以上學術會議交流獲獎論文300余篇,50余位青年教師在國家、省、市級優(yōu)質課及優(yōu)質課件競賽中獲獎,10門學科由我校教師代表宜昌市赴省參賽并獲一等獎,其中,語文、數學、英語、化學、政治等學科由該校教師代表湖北省參加全國競賽分別獲得一、二等獎;省級以上科研課題11個,其中,《借鑒多元智能理論 開發(fā)學生潛能的實踐研究》系中國教育學會“十五”規(guī)劃重點科研課題,《湖北省高中歷史“三年四維”目標管理實驗》等課題已先后通過省級驗收。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為學生的一生發(fā)展作準備”的辦學理念,以“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發(fā)展”為培養(yǎng)目標,實行開放式辦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為國家建設培養(yǎng)了大批優(yōu)秀人才,成為宜昌市對外教育文化交流的窗口學校,在省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枝江一中創(chuàng)辦于1965年,1981年被確認為湖北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1995年被評為宜昌市示范學校,1998年被命名為宜昌市名牌學校,1999年被評為湖北省示范學校。學?,F址占地80余畝,有辦公樓、圖書館、科教樓、教學樓、學生餐廳、學生宿舍等各類建筑物10余幢,建筑總面積22401平方米;建有田徑場,擁有電視臺、天文觀測臺、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等先進的教育技術裝備,環(huán)境優(yōu)美,設施設備齊全?! W?,F有在編人員190人,其中特級教師4人,高級教師55人,國家級骨干教師2人,省級骨干教師4人,宜昌市學科帶頭人5人。學?,F有51個教學班,班平64人?! W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在編人員257人,特級教師3人,享受正高職待遇教師7人,高級教師76人,省級以上骨干教師4人,宜昌市學科帶頭人15人,枝江市骨干教師74人,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達97.1%。學校現有64個教學班,在校師生總數4000余人。學校努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注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著眼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被譽為鄂西地區(qū)窗口學校。
走進玉泉中學。是滿園鮮花盛開,是綠樹青草相映,是校園清潔如畫,是秩序井然書聲朗朗,是球聲、歌聲清脆蕩漾,帶給您的是如詩如畫的悠然景象。她位于長坂坡下,毗鄰關陵廟的環(huán)城西路,是1994年新址建校落成的寄宿制初中。學校占地面積60畝,學校建有30個班的教學樓,有實驗樓、學生寢室、教工宿舍,有大禮堂、食堂等配套用房;有標準化田徑賽場;有花園、植物園及綠化帶。教學、生活、運動三區(qū)分開,整體布局合理。經過近十年的建設與發(fā)展,現有宜昌市示范物理實驗室,有標準化的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勞技教室、階梯教室、多媒體投影教室、計算機教室、語音教室、電子備課室、圖書室、音樂室、美術室、檔案管理室等;教育信息系統(tǒng)裝備先進,開通了寬帶網,配有數碼攝像攝影以及彩色激光照排系統(tǒng),建有玉泉中學網站;文藝體育設施場地完備;是一所當陽市最標準的初級中學。學校設有20個教學班,學生1242人,住宿生750人?,F有教職工87人(在職教師75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4人,中級以上職稱73人,本科畢業(yè)48人,本科在讀10人,黨員教師18人,堪稱一支學科配套、結構合理、素質優(yōu)良的專業(yè)化教師隊伍。 1997年被授予“當陽市示范學?!保?000年被授予“宜昌市名牌學?!?。自2000年來連續(xù)四年被評為“當陽市文明單位”,先后榮獲“湖北省教研教改先進單位”,“湖北省綠化合格學?!保耙瞬谢▓@式學?!保耙瞬行l(wèi)生先進單位”等幾十個榮譽稱號,學校以優(yōu)美的環(huán)境,特色的管理,一流的質量,全面的服務而聞名。 多年來,學校積極開展創(chuàng)建文明單位工作;優(yōu)化學校周邊環(huán)境;高標準綠化美化凈化校園;德育倍出新招,育人重見實效;教學重抓管理,質量連上臺階;教改突出實驗,課題再上檔次;課改爭當先鋒,校課創(chuàng)出特色……。
仁和坪鎮(zhèn)中學,背靠麒麟山,最初為“佑圣宮”,因“麒麟吐書”的傳說而興建于 1807 年,于宮中供奉孔子及諸神像,興義學,開私塾,并于兩側植樟栽柳。公元 1936 年,改建為五峰縣第六巡回小學,自此成為公立學校。 新中國成立后, 1950 年春正式更名為仁和坪小學, 1960 年秋增設初中班,為當時全縣三所中學之一, 1971 年開辦高中。其間,規(guī)模逐步擴大,小學、初中先后被遷出,至 1980 年高中停止招生,初中回歸,穩(wěn)步發(fā)展至今。按全縣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仁和坪鎮(zhèn)中學將來仍屬保留中學之一。 歷經近兩百年的風雨滄桑,昔日所栽樟柳已成參天古樹,一批又一批學子從這里走向社會,走向高一級學府,在各條戰(zhàn)線盡展才華。 今天的仁和坪鎮(zhèn)中學仍秉承教育宗旨,堅持“以人為本,自力更生,團結奮斗”的方針,努力探索,謀求發(fā)展,開創(chuàng)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為國家,為社會,為地方培養(yǎng)適應時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宜都一中地處長江和清江的交匯處陸城,創(chuàng)辦于1938年,是一所歷史悠久、校風嚴謹的普通高中。66年的風雨歷程,幾代人的孜孜求索,宜都一中已形成“厚德求進,格物求真”的優(yōu)良校風和“勤學篤實,慎思創(chuàng)新”的良好學風。辦學水平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穩(wěn)步上升,1979年,成為湖北省首批辦好的重點高中。1998年被命名為“宜昌示范學校”,2000年3月被授予“宜昌市名牌學校”稱號。2002年被評為“宜昌市文明單位”。2003年12月,通過了湖北省政府教育督導室專家小組對我校進行的綜合辦學水平評估,成為“湖北省示范學校”。現有教學班48個,學生3000余人。教職工190人。主體校園占地面積130畝,建筑面積37443平方米,擁有標準的田徑運動場和省內一流的教學實施,建起了集監(jiān)控評估、閉路電視、校園廣播和計算機為一體的千兆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每個教室安裝了52英寸的背投彩電,并通過智能終端盒與校園網相連,每個教室每節(jié)課都能進行多媒體教學。 宜都一中積極倡導“品高學富”的學人精神,已建成一支師德高尚、素質過硬的師資隊伍?,F有專任教師159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54人;中學特級教師和宜昌市級學科帶頭人11人,宜都市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38人,特級教師和兩級學科帶頭人占專任教師的35.2%。近三年來,我校教師有106人次在省、市級優(yōu)質課、說課和課件競賽中獲獎,有60余位教師在省級以上報刊發(fā)表論文125篇,有115篇論文在國家和省市級競賽中獲獎。 目前,宜都一中按照“以德治校、依法治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的辦學思路,以“學生的未來和發(fā)展高于一切”為辦學理念,正在自我加壓,搏時代潮流;加快發(fā)展,創(chuàng)世紀風范,向著高層次、標準化、國家級示范高中目標奮進。
洋坪中學位于遠安縣洋坪鎮(zhèn)北端,夜紅山南麓。她的前身是“湖北省遠安縣第二中學”,一九七五年九月更名為“洋坪中學”,迄今為止,已歷經了四十余個春秋,為社會培養(yǎng)了大批合格人材,為遠安的經濟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學校始于一九五八年秋,當時三個初中班,在校學生一百二十余人,教職工十八人。一九六一年送走了第一屆初中畢業(yè)生,隨后逐年招收初中生。一九七一年初增設高中班,承擔上半縣(舊縣、河口、茍家埡、望家、洋坪等地)的高中招生任務。一九七二年底首屆高中生畢業(yè),一九九0年秋撤銷高中班,高中招生在我校整整二十年。為了調整學校布局,一九九一年秋,洋坪鎮(zhèn)將萬家咀中學歸并我校,學校規(guī)模逐步發(fā)展到二十個初中班,面向洋坪鎮(zhèn)東北部二十三個村招生,現有學生一千余人。 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下,在歷屆校長、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面貌由原來的亂石叢塋,荒草雜生的土崗,變成了如今教學區(qū)、運動區(qū)、生活區(qū),三區(qū)相對分開的規(guī)范化學校,并逐步向“花園式”學校邁進。 學校占地面積23565平方米,校舍總建筑面積10960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258萬元。 學校教學條件大為改善和提高,擁有規(guī)范化的教學樓,科技實驗樓,內設理化生實驗室、音樂室、美術室、勞技室、電教室、語音室、電腦、復印室等較為完善的設備,并設有圖書室、閱覽室,室內資料豐富,藏書三萬余冊,各種報刊一百二十多種。二00三年學校建設了局域網,并開通了寬帶網。二00四年建立了洋坪中學網站。運動場地規(guī)范,體育器材配置齊全。學校擁有教職工宿舍二棟,師生廚房設備、設施齊全。校園綠化面積6800平方米,綠樹成蔭,桂香竹翠,魚戲蓮葉,環(huán)境優(yōu)美。學?,F有教職工72人,其中專任教師51人,本科32人,???4人,中專、高中5 人,為適應教育的發(fā)展,學校注重了教師隊伍的建設和提高,支持教師參加進修,函授自學考試,教師學歷達標率 89 %。教師中被聘為中級職稱以上的有47人。 教研教改蔚然成風,碩果累累。政治課的“三自一導”,語文課內外銜接能力訓練,數學“實踐目標教學及其評價”,英語課“實踐教學法”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不少教師的論文和優(yōu)質課在省、市、縣獲獎;校刊《夜紅山文學》榮獲宜昌市首屆中學生文學社團及社刊評比一等獎;學校語文教研組、理化生教研組被縣教研室,教科室評為“優(yōu)秀教研組”;政治教研組在“兩情一史”競賽中獲“優(yōu)秀教研組”稱號?;瘜W課題“探究性學習——實驗探究”分別通過了市級省級驗收。 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各項工作成績顯著,得到了各級領導部門的表彰及社會各界的好評。一九八九年被省教職工委、省財政廳、省勞動廳、省計委聯合授予“勤工儉學先進集體”。一九九五年被縣教委授予“綠化合格學?!薄R痪啪虐四瓯灰瞬薪涛谟琛皠趧蛹夹g教育合格學?!薄R痪啪虐四暝诳h第十五屆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上榮獲中學生組團體總分第三名。二000年十二月被市教育局、市教育工會授予“校務公開工作先進單位”。二00二年五月洋坪中學團委被團縣委評為“先進團組織”。 四十余年的奮斗歷程,四十余年的發(fā)展壯大,四十余年的春華秋實。“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展望未來,豪情滿懷,我們將以昂揚的姿態(tài)迎接新時代的挑戰(zhàn),以“勤學、嚴謹、求實、創(chuàng)新”為校訓,與時俱進,勤育英才,共創(chuàng)未來。
長陽縣龍舟坪中學座落于清江之濱龍舟古鎮(zhèn)中心,北依九峰山,南對將軍嶺,東鄰鳴鳳塔,西望丹水河。 學校六十年代末誕生于“長陽縣中”舊址城墻坡,自明清時期“九峰書院”迤至“長陽縣中”,皆建置于這塊教育寶地。創(chuàng)建之初名為“東方紅學校”,面向城區(qū)招生,實行九年一貫制(小學五年,初中、高中各兩年)。1973年高中部停辦,學校更名為“城關中小學”。1977年小學分出,學校更名為“城關鎮(zhèn)中學”。1994年將鎮(zhèn)辦改為縣辦,學校定名為“龍舟坪中學”。1999年秋全縣高中進行調整,學校高中部合并到縣第二高級中學,龍舟坪中學正式成為全縣唯一的一所直屬非寄宿制初級中學。 龍中南望“龍門春水”,東靠“白石雄關”,地靈人杰,歷史悠久,校園環(huán)境幽雅,綠樹成蔭,。一代又一代龍中人,秉承校訓〔德智雙全,身心兩健〕,力創(chuàng)三風〔“勤奮守紀,求實創(chuàng)新”的校風,嚴謹篤學,求是創(chuàng)新”的教風,“勤學會學,樂學好學”的學風〕。堅持“傳承人文精神,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追求全面發(fā)展”的辦學理念,形成了“因材施教,和諧發(fā)展”的辦學特色。 學校校園占地面積11405.5平方米,校舍建筑總面積12833.42平方米。擁有規(guī)范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音樂室、多功能微機室、多媒體語音教室、多功能報告廳、電子備課室、“檔案管理省一級”檔案室、文印室、圖書室及教職工娛樂室。校園綠化面積1809平方米,校園場地及道路全部用水泥澆筑,道路硬化面積1409.6平方米,硬化率100%。學校各處室配備了空調、電話等現代辦公設備,實現管理信息化。衛(wèi)星寬帶網也在龍中安家落戶,KU波段接收設備,電子備課室和“空中課堂”堅持對師生開放,實現了遠距離的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 W校現有20個教學班,在籍學生1081人,專任教師77人,占教職工總數89.5%。教輔后勤9人(含自收自支2人),教職工總數86人。高級教師4人,中級以上職稱教師68人,占88%。本科教師46人,占全校專任教師總數60%,合格學歷74人,占96%??h級骨干教師19人,占25%。課題實驗兼職教師15人?!?“講臺競風流,粉筆寫春秋”。在黨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龍中人將一如既往地默默工作、無私奉獻,與時俱進、再創(chuàng)佳績。讓龍中——這顆清江邊的“教育明珠”,用璀璨的異彩,點燃土家人心中的希望與夢想!
長陽縣龍舟坪中學座落于清江之濱龍舟古鎮(zhèn)中心,北依九峰山,南對將軍嶺,東鄰鳴鳳塔,西望丹水河。 學校六十年代末誕生于“長陽縣中”舊址城墻坡,自明清時期“九峰書院”迤至“長陽縣中”,皆建置于這塊教育寶地。創(chuàng)建之初名為“東方紅學校”,面向城區(qū)招生,實行九年一貫制(小學五年,初中、高中各兩年)。1973年高中部停辦,學校更名為“城關中小學”。1977年小學分出,學校更名為“城關鎮(zhèn)中學”。1994年將鎮(zhèn)辦改為縣辦,學校定名為“龍舟坪中學”。1999年秋全縣高中進行調整,學校高中部合并到縣第二高級中學,龍舟坪中學正式成為全縣唯一的一所直屬非寄宿制初級中學。 龍中南望“龍門春水”,東靠“白石雄關”,地靈人杰,歷史悠久,校園環(huán)境幽雅,綠樹成蔭,。一代又一代龍中人,秉承校訓〔德智雙全,身心兩健〕,力創(chuàng)三風〔“勤奮守紀,求實創(chuàng)新”的校風,嚴謹篤學,求是創(chuàng)新”的教風,“勤學會學,樂學好學”的學風〕。堅持“傳承人文精神,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追求全面發(fā)展”的辦學理念,形成了“因材施教,和諧發(fā)展”的辦學特色。 學校校園占地面積11405.5平方米,校舍建筑總面積12833.42平方米。擁有規(guī)范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音樂室、多功能微機室、多媒體語音教室、多功能報告廳、電子備課室、“檔案管理省一級”檔案室、文印室、圖書室及教職工娛樂室。校園綠化面積1809平方米,校園場地及道路全部用水泥澆筑,道路硬化面積1409.6平方米,硬化率100%。學校各處室配備了空調、電話等現代辦公設備,實現管理信息化。衛(wèi)星寬帶網也在龍中安家落戶,KU波段接收設備,電子備課室和“空中課堂”堅持對師生開放,實現了遠距離的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 W?,F有20個教學班,在籍學生1081人,專任教師77人,占教職工總數89.5%。教輔后勤9人(含自收自支2人),教職工總數86人。高級教師4人,中級以上職稱教師68人,占88%。本科教師46人,占全校專任教師總數60%,合格學歷74人,占96%??h級骨干教師19人,占25%。課題實驗兼職教師15人?!?“講臺競風流,粉筆寫春秋”。在黨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龍中人將一如既往地默默工作、無私奉獻,與時俱進、再創(chuàng)佳績。讓龍中——這顆清江邊的“教育明珠”,用璀璨的異彩,點燃土家人心中的希望與夢想!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