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高中語文《諫太宗十思疏》教案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4-01-26 13:43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5)文言句式

①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判斷句。

②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狀語后置句。

③則思知足以自戒,則思謙沖而自牧——賓語前置句。

5.將全班分成6個學習小組,其中3個為翻譯組,3個為糾錯組。翻譯組的任務是詳細翻譯指定句子,與之配對的糾錯組的任務是訂正翻譯組的錯誤,并指出相關的文言語法現象,提醒其他同學此句中必須重點關注的實詞、虛詞等。

6.提問:本文是一篇鞭辟入里的論說文,文章的論證思路是什么?

要求:學生自讀課文,同桌合作完成梳理。

明確:這篇諫文主旨明確,論證思路縝密,環(huán)環(huán)相扣。文章論說的中心是:“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文章先從“積其德義”“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對于國家的長治久安說起;接著從它的反面“縱情傲物”會導致喪失民心、危及社稷來間接闡述論點;道理既明,然后據此提出“十思”,將“居安思危,戒奢以儉”進一步具體化,用以說明“積其德義”的落實方法和實踐辦法;同時指明長期保住人心歸向,便會達到國家的長治久安。

(三)研讀課文,深入分析

第一,研讀第一段

1.提問: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來的?

要求:學生自讀第一段,找出原句,思考作答。

明確:中心論點是“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徳義”。作者以求木長必固根本、欲流遠必浚泉源正面設喻,借此引出全文的中心觀點。

2.提問:為了達到“思國之安”的目的,作者不僅從正面設喻,從反面又是怎樣發(fā)揮的?

明確:“源不深”“根不固”便不可能“流遠”“木長”,從而進一步證明“德不厚”而“思國之安”就更不可能。

3.過渡:觀點只是魏征一家之言,不足以讓人完全信服,那么怎樣才能讓其觀點有據可依呢?(引據史實)

第二,研讀第二段

1.提問:作者根據史實,概括了一條什么普遍規(guī)律?

要求:學生自讀第二段,分析總結。

明確:古代君主“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即國君開頭做得好的實在很多,能夠堅持到底的大概很少,揭示了歷代創(chuàng)業(yè)的君主難于守成的普遍規(guī)律。

2.提問:作者認為君王為何易失人心,守不住天下?

要求:學生自讀課文,找出原句之后,嘗試用自己的話作答。

明確:“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也就是說,君主在成功之后,往往會放縱自己的性情,作威作福,以嚴苛的刑罰壓制人民,導致民怨載道,天下紛亂。

3.提問:作者在分析影響國家安危的因素時,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

明確:“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語出《荀子·王制篇》:“君則舟也,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作者引經據典,苦口婆心,以水和舟的關系比民和君的關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覺。

過渡:既然積德義關系到人心向背,那么君主如何做才能積其德義,避免重蹈覆轍呢?(提出“十思”)

第三,研讀第三段

1.提問:魏征“十思”的主要內容可歸納為哪五個方面?

要求:教師課件出示“十思”內容,學生集體朗讀,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明確:一是“知足”“知止”——生活方面:戒貪心奢侈(儉);

二是“謙沖自牧”“江海下百川”——修身方面:戒驕傲自滿(謙);

三是“三驅為度”“慎始敬終”——處事方面:戒好逸無度(慎);

四是“虛心納下”“正身黜惡”——用人方面:戒受蒙蔽利用(正);

五是“無因喜謬賞”“無因怒濫刑”——執(zhí)法方面:賞罰公正,不憑個人喜怒(明)。

2.提問:“十思”的核心內容是什么?

要求:學生根據文段,總結作答。

明確:居安思危,正己安人,積其德義。

3.提問:“十思”的意義是什么?

要求:學生抓住關鍵句,總結作答。

明確:“文 武爭馳……鳴琴垂拱,不言而化。”即達到“文  武并用,垂拱而治”的理想政治境界。

過渡:魏征雖說是直言進諫,但也講究說話的方式方法,言語也中聽,有著高超的勸諫藝術。

關注公眾號

推薦閱讀:

教師招聘資格審查

教師招聘面試時間

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教師招聘資格復審名單

責任編輯:欣欣

教師教育網 教育信息網 人事考試網

>>更多教師招聘通用相關信息/資料查看

教師招聘考試答辯:激勵與批評都是一種教育手段,你傾教師招聘考試答辯:“在集體中進行教育”是誰的教育思教師招聘考試答辯:說課和講課有什么區(qū)別,你是怎么看教師招聘考試答辯:做班主任吃虧嗎?教師招聘考試答辯:談你對兒童教育的見解?教師招聘考試答辯:如何處理遲到的學生?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

咨詢

備考資料預約

  • 省份
  • 市區(qū)
  • 考試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在線客服×